资讯 热点 聚焦 探测 工具 行业 公司 行情 市场 招标
您的位置: 首页>热点 > >正文
2023-04-26 12:16:32 来源:张家口晚报


【资料图】

近日,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心内二科为一名76岁的老年房颤患者成功完成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最大程度降低了脑卒中发生风险,也降低了长期口服抗凝药物带来的出血风险。

患者朱大爷受房颤困扰多年,期间发生两次脑梗塞,这就如同一颗“定时炸弹”,发生卒中的风险无时不在。为了预防卒中,老人需要长期口服抗凝药物,但由于既往消化道出血史,长期口服抗凝药又会大大增加出血风险。市第一医院心内二科主任李付强带领科室团队,认真分析患者病情,进一步完善心脏彩超、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冠脉CTA等各项检查,制定了针对性的诊疗方案。在北京安贞医院郭雪源教授的现场指导下,市第一医院心内二科主治医师王宇航配合手术,历时3个多小时,最终成功完成了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不仅减轻了房颤症状,同时降低了患者出血风险。术后患者身体情况平稳,次日下床活动,3日后顺利出院回家。

“房颤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60岁以下人群中房颤的发生率为1%,75岁到80岁人群中房颤的发生率上升至12%,80岁以上人群中房颤发生率超过1/3。”王宇航介绍,心房发生颤动时,大多数患者会有心跳加快、呼吸困难、眩晕,甚至晕倒晕厥等症状。因为房颤时心房不能规律收缩,心房中血液容易瘀滞在左心耳内形成血栓,房颤患者90%以上的血栓形成与左心耳有关。血栓一旦脱落,就会随着血流进入脑部血管引起中风,因此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脑卒中。

据统计,房颤患者脑中风的发生风险是正常人的5倍,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脑中风相比,房颤导致的脑中风具有致残率高、致死率高、易复发等特点,因此ESC与欧洲心胸外科协会合作制定的房颤诊断和管理指南建议CHA2DS2-VASc评分为≥2的男性和≥3的女性房颤患者使用口服抗凝药物(oral anticoagulation,OAC)预防缺血性卒中。与此同时,也增加了胃肠道出血或出血性中风等不良事件的风险,而且部分房颤患者存在出血、贫血或既往颅内出血等抗凝禁忌症,这时左心耳封堵术便成为治疗的首选。

王宇航表示,作为微创介入手术,左心耳封堵术无需开胸,经患者股静脉处穿刺,将外表覆有膜的草莓型封堵器通过患者股静脉、下腔静脉、右房,最后穿刺房间隔送入左心耳中,释放封堵伞,将左心耳完全封闭,从而达到预防脑中风的目的。左心耳封堵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技术优势,为“抗凝和出血”的矛盾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术后患者仅需服用抗凝药数月,待封堵器被心内膜组织完全覆盖后,就无需再长期口服抗凝药,因此对于长期口服抗凝药出血风险高、不耐受、依从性差的患者,左心耳封堵术将左心耳隔绝于系统循环之外,可以从解剖源头上预防绝大多数血栓的形成和脱落引起的血栓栓塞事件。

他介绍,此项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市第一医院心血管介入技术再上新台阶,也将帮助更多房颤患者解除病痛、重获健康。市第一医院心内二科是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张家口市重点学科,凭借北京安贞医院(张家口)心脏中心强大的技术支持,在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冠心病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术、永久起搏器植入、先心病介入封堵等领域保持省内领先水平,对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瓣膜病、心肌病、主动脉夹层、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曹晓燕 屈海洋)

编辑:刘颖莉

编辑:刘颖莉

标签: